5歲時被親生父親打殘,癱瘓近三十年,靠手機貼膜買下一套房

2018年,衛視節目組邀請了一位特殊人士,他叫夏西偉,今年已經32歲了。

之所以說他是一位特殊的受邀嘉賓,主要是因為,夏西偉已經半身癱瘓二十餘年了!

那麼這個名叫夏西偉的中年男子,到底有著怎樣的過往?面對慘澹的人生,他又採取了怎樣的行為方式呢?

下面我們就來深入了解這背後的故事,了解一段自強不息,努力奮鬥的精彩人生。

眾所周知隨著現代通訊技術的快速發展,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也被迅速縮短,每個人都有可能因為某條短視訊,從而爆紅網路。

在2018年就有這樣一則短視訊,突然在網路流傳,視訊的主人公是一個在街頭貼膜的男子,不過有一點與我們的一般認知不同,那就是這名男子是一個殘障人。

他叫夏西偉,1986年出生在河南南陽一個貧困家庭中,父母以種地為生,但是父親卻不思辛勤勞作,養活妻兒與父母,反而整天都喜歡喝酒。

在夏西偉5歲那年,在某天吃過飯後,父親再次喝得酩酊大醉,一邊的母親實在看不下去了,于是就與父親爭吵起來。

當時尚且年幼的夏西偉,縮在一邊看著眼前不斷爭吵父母,止不住地哭泣,或許是想要制止父母之間的爭吵,所以夏西偉就哭著跑到父親跟前,企圖勸說父親。

可是當時父親的精神狀態在酒精以及怒火的雙重刺激下,已經十分不穩定,所以當夏西偉過來企圖拉住父親的時候,父親當即大怒,然後一腳就踹向了夏西偉。

正是父親這一腳,正好踹到夏西偉腰間的脊柱處,年幼的孩子哪裡能承受得住成年人暴怒?

所以夏西偉當場就被踹到在地無法站立,從此以後夏西偉就因為脊柱嚴重受損,徹底癱瘓,再也沒有重新站起來的可能。

雖說在一開始的時候,母親還想要盡力治好夏西偉的傷,于是就帶著他去鄉鎮診所檢查,醫生在檢查完後回復道,這是脊柱炎,自己的小診所治不了,還需要去大醫院才行。

但是夏西偉家實在太窮了,本來一家人的生活就很拮据, 現在夏西偉又重傷成這樣,父親一狠心索性就沒再去管夏西偉。

也正是因為如此,夏西偉錯過了最好的治療階段,自此以後只能癱瘓在床,日常的生活也全都由家人照料。

可即便是這樣,父親依舊沒有改變酗酒的習慣,所以沒過幾年,母親再也無法忍受這種生活,在某天不告而別,自此杳無音信,再也沒有回來過。

母親離開後,照顧夏西偉的重擔就落到了爺爺奶奶身上,可是爺爺奶奶的年紀畢竟也大了,所以有些方面很難顧及。

尤其是父親在母親離開後,也在第二年外出打工去了,這下爺爺奶奶不僅要照顧癱瘓在床的夏西偉,也要兼顧家裡的田地,每天都十分忙碌。

因為夏西偉生活無法自理,所以一般都是奶奶在家中照顧,而爺爺則下地幹活,兩位老人家每天都在為生計所操勞。

但實際上最痛苦的莫過于夏西偉本人了,自從癱瘓在床後,他就十分嚮往以前無憂無慮的日子。

那個時候他還能在田野和同村的夥伴肆意奔跑,而現在只能躺在床上,每天吃飯,上廁所都要奶奶幫忙。

再後來夏西偉到了讀書的年紀,可是父親卻以家裡沒錢為理由, 拒絕讓夏西偉去上學

所以每天清晨,當夏西偉聽見自家門口有孩子打鬧的聲音傳來時,他就明白,這是學生趕著去上學了。

于是他就會立刻掙紮著爬下床鋪,然後一點一點滿滿地挪到門口,呆呆地看著那些去上學的同齡人。

很多時候夏西偉會在這裡等上一整天,就連吃飯都顧不上,看著同齡人早上去上學,中午回家吃飯,然後再去上學,一直到傍晚放學回家。

夏西偉的心裡充滿了渴望,他極其嚮往著校園生活,想要和這些同齡人一道去學校,坐在教室裡上課。

所以在隨後的兩三年裡,夏西偉不停地在向父親訴說自己心中的願望,可能是父親也被夏西偉感動了吧,所以便同意了夏西偉的這個請求。

于是在夏西偉八九歲的時候, 他終于可以得償所願,在爺爺奶奶的幫助下走進了校園,成為一名學生。

但與之而來的則是各種各樣的難題,因為夏西偉半身癱瘓,所以最基本的大小便完全無法自理,這就使得授課老師無時無刻都必須得注意夏西偉。

或許會有人說道,老師的天職就是教育學生,這句話沒錯,而且夏西偉的老師也的的確確做到了這點。

可是給夏西偉造成更大傷害的卻並不是老師,而是來自于身邊同學的惡意,我們無法奢求每個學生都去尊重殘障人,因為總有那麼幾個人,或許是無心,或許是有意。

無法行動的夏西偉,每天清晨被爺爺送到學校,這之後一直到中午放學,除非是上廁所,否則的話都只能待在教室裡。

這樣反常的行為方式,很快就引起幾個學生注意, 所以他們便開始有意無意地嘲笑夏西偉。

雖然在剛開始,老師也曾經嚴厲制止過這種行為,但是這種「禁令」的時效似乎並不長,長此以往,即便老師三令五申,這些人也不會放在心上。

他們開始抵觸排擠夏西偉,而當時已經癱瘓的夏西偉, 心靈本就十分脆弱,最終因為實在無法忍受這樣的生活,被迫選擇了輟學。

而自從夏西偉輟學以後,似乎對未來的生活也失去了信心,再也不會像以前那樣,每天都爬到門口看別人上學了。

就這樣日子一天天過去了,夏西偉也漸漸地長大成人,而爺爺奶奶也比以往更加蒼老了。

2008年,22歲的夏西偉已經在床上渡過了十七年的時間, 這十七年來,夏西偉仿佛失去了靈魂一般,每天除了吃飯上廁所,就只剩下發呆睡覺。

不過好在父親在一次返家的時候,給夏西偉帶了一個二手收音機,也正是這個收音機,才讓夏西偉有了繼續活下去的勇氣。

他聽著收音機的節目,開始想象著外面的生活,收音機自此成為他人生中最不可或缺的部分。

後來也正是在收音機的鼓舞下,夏西偉終于做出了一個決定,他反觀自己過去22年的生活,發現自己絕對不能就這樣自暴自棄下去,所以他決定要靠自己的努力,好好生存。

于是在2008年年初,夏西偉看著越來越蒼老的爺爺奶奶,最終說出了自己的決定,他要去外面看看。

爺爺奶奶也答應了下來, 于是夏西偉便坐上自己自製的三輪車,帶上一點錢財,孤身一人來到了南陽。

當他來到南陽市區,穿梭在各條街道的時候,一顆塵封十餘年的心忽然又重新變得火熱起來。

看著川流不息的人群,以及周圍的高樓大廈,夏西偉第一次意識到,生活竟然可以如此的多姿多彩。

所以夏西偉便決定,自己不走了,以後就留在南陽了,可是未來真的像夏西偉所想的那樣美好嗎?

我國有句民間俗語,「開門七件事,柴米油鹽醬醋茶」,實際上就已經說出了生活的本質,在南陽這樣的大城市中,夏西偉作為一個殘障人,絕對處在弱勢。

他四處找工作,想要通過努力工作來養活自己,但是真的會有商家願意聘請一個殘障人嗎?答案是否定的。

一直到夏西偉把從家裡帶出來的錢都用完以後,都沒能找到一份可以糊口的工作。

沒辦法為了生存下去, 夏西偉最終只得流浪街頭,開始以乞討為生,他每天都會在南陽市的各個廣場,繁華街道的路邊,向過往的行人行乞。

可是看著夏西偉這幅年輕的面孔,大多數人的第一印象,就是這個人是一個騙子。

其實這種印象也的確是有道理的,試想一下,當你走在路邊,突然有一個年輕人向你行乞,你的第一反應會是什麼?

大機率會認為這個人有手有腳的,哪怕是去工地搬磚都要比乞討好吧?所以自然而然會升起一股反感,認為他是一個騙子。

所以即便夏西偉每天都在很努力地乞討,可是最終的結果,依舊十分慘澹,而且因為夏西偉癱瘓的緣故,所以很多本地的假乞丐,就會故意找事。

幾乎每個晚上,都會有一些假乞丐專門來到夏西偉身前,他們不僅會將夏西偉一天乞討得到的錢全部搶走,有的甚至還會毆打夏西偉,警告他這是自己的地盤!

在飽受苦楚後,夏西偉不得不每天都在更換乞討地點,等到夜幕來臨, 他就會向一些社區保安求助,懇求他們讓自己在這裡呆上一夜,因為只有這樣,那些假乞丐才不敢過來搶奪。

可是即便是這樣,夏西偉也依舊沒有選擇離開南陽,一直到汶川大地震的發生,在那段時期,夏西偉每天都能從路邊看到有關汶川的報導。

他被地震災區人民那股自強不息,敢于和老天爺抗爭的精神所感動,他看見災區人民,即便是家園被毀,親人逝世,也會笑著面對生活,這一刻他深受觸動。

所以在某次市區捐款活動上,夏西偉將自己乞討好幾天才攢下來的30元錢,放進了捐款箱之中。

也是從這一天開始,夏西偉決定, 以後不再以乞討為生,他要用自己的雙手努力拼搏,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。

從此之後夏西偉便開始做一些小本生意,先後從事過賣氣球、賣CD、擺攤等,但最終選擇了貼膜這個手藝活。

只不過這還是一個偶然,有一次夏西偉認識了一個和他一起擺攤的貼膜師傅,他看著給手機貼膜既輕鬆又比他賣光碟賺得多,心裡就不經羡慕起來。

于是夏西偉便厚下臉皮向這位師傅請教學習,而師傅也十分樂意教夏西偉,畢竟當時手機已經開始普遍

即便教會夏西偉,自己也不會餓死,而且他也被身殘志堅的夏西偉所感動,願意幫助這個年輕人,更好地活下去。

但是貼膜這個工作看似簡單易操作,可實際上卻是一個「技術活」,想要貼膜不起泡,就必須得下工夫去學。

為此他特地向貼膜師傅請教了貼膜的要點以及精髓,由于踏實努力,夏西偉貼膜技術也日益精湛。

在反復的練習下,夏西偉的貼膜手藝也越發地熟練起來,最終他在告別了師傅後,自己支起了一個貼膜小攤。

從此人們總能在南陽新華城市廣場上,看到一個趴在板車上的殘障小夥在給人貼膜,面前還放著一個「專業貼屏保」的紙牌子, 每天從早上8點到晚上10點,無論冬夏,風雨無阻。

用夏西偉自己的話說:「生意好的時候一個月可以掙4000元到5000元,現在生意不好做,做貼膜的人多了,一個月收入降到兩千多。」

可儘管如此,夏西偉依然很感恩,感恩能碰到這樣一個機會來養活自己、來實現自己在這個社會上的價值。

經過生活的不斷打磨,夏西偉也終于悟出了為人處世的道理,做人不要和任何人比,只要今天的自己比昨天強。

而明天的自己比今天強,那就是進步,然後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追求自己內心的平和和內心的嚮往。

正是有這種豁達和樂觀,才會有很多慕名而來的顧客來找夏西偉貼膜,顧客很喜歡他工作時一絲不苟地認真勁兒。

還有他身上那種樂觀和非常療愈的笑容,這種對生活的態度同時也讓來此的顧客深受激勵和鼓舞。

2014年夏西偉通過不懈的努力,終于在城裡買到了一套經濟適用房共有80多平米,20多萬,那一天夏西偉心裡特別高興!

他終于有了自己的安身之所,終于不再擔心因為交不上房租或是其他原因被房東趕出來了,他也相信自己的世界一定會一天比一天好。

慢慢地直到2018年一則名為「殘障小夥貼膜6年最終買房」的短視訊爆火網路,很多人因此認識了這位勵志的殘障小夥。

而他的經歷也感動了無數網友,但他並沒有因為這次爆火表現出任何的驕躁,而是依舊保持著以往的生活習慣以及生活態度。

後來《北京青年報》的記者聽說後,便主動聯繫到他希望對他進行一次採訪的時候,夏西偉正和往常一樣,在南陽新華城市廣場給人貼膜。

他對記者說道,很感謝所有的網友的關注,並表示只要自己還有能力就一定會把貼膜工作一直堅持下去。

夏西偉還說道,能夠找到一個自己喜歡又合適的事情做不容易,自己堅持下去就一定會成功。

最後夏西偉告訴記者: 「雖然我是一個殘障人,但我身上的責任和正常人是一樣的。」

而當記者問起是否還怨恨父親當年的所作所為時,夏西偉坦言自己現在已經原諒了父親。

「現在父親是我唯一的親人,也是我最重要的人。他現在也老了,照顧他是我的責任。」

也正是因為夏西偉這樣的樂觀精神,所以天津衛視才會邀請他上臺講述自己的故事。

在節目中,夏西偉用自己的親身經歷,鼓舞著人們要相信天無絕人路,每個人都應該努力生活,自強不息。

最後夏西偉還說出了自己這次上節目的兩個夢想,第一個期望以手代足,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;第二個則是希望大家在生活中遇事不要衝動。

自此他的勵志故事也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熟知,夏西偉說,自己十分感謝大家給予他的關心與支援。

為了回報這份溫暖,他願意以自己的實際行動, 去激勵更多像他一樣的殘障人,幫助他們走出陰暗、積極面對生活,而他也正是這樣做的。

夏西偉曾在網路上結識了一位同為雙腿殘障的小夥子,和當年的自己相似,這位小夥自從殘障之後,一直自暴自棄,呆在家中不肯走出門外。

夏西偉在與他交流之中,不斷用自己的事蹟鼓勵他,激勵他走出家門。為了讓他早日振作起來,夏西偉還專程上門去看望了他。

在夏西偉的鼓勵下,這名小夥學習了手工製作,如今已經能夠通過銷售自己的手工作品謀生,對生活也重新燃起了希望。

同時在閒暇時間,夏西偉還加入了南陽當地的「大學生志願者」組織,經常和大家一起去孤兒院、福利院看望老人孩子們。

現在夏西偉一邊將父親接來照顧,另一邊則是繼續出攤貼膜,雖然受到疫情的影響,生意有所下滑,但是夏西偉依舊保持著樂觀的心態,認為未來的生活一定會更美好!

用戶評論

2023/5/28 7:04:09